他们把夕阳时光活出青春的模样

2022-09-29 08:19:20 星期四  来源:牛城晚报

《鹤发亦青春》特别报道

他们把夕阳时光活出青春的模样

唱红歌、秀旗袍、登山拍照……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红玉 实习生 杨峥通讯员 宋瑞雪 文/图

张秀平

叔尘(中)

青丝变成华发,皱纹爬上额头,但学习不止、运动不停……有一群老人,年龄虽高,但祖国风光正好,他们的日子活力满满。在国庆节、重阳节来临之际,记者用笔端记录下这些老人的生活,希望更多的老人把夕阳时光活出青春的模样。

她年轻时为国出力,如今满头华发唱起红歌,唱出爱国之心,也唱出了充实的晚年生活;她虽已花甲,但爱好广泛,追求美的事物……9月28日,记者走近老人张秀平、叔尘,同读者一起感受她们的所思所想。

1

红歌唱响赤诚之心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9月28日早7时许,循着富有节奏的歌声,记者在达活泉公园月季园内,见到了86岁的张秀平老人。她满头华发,精神矍铄,与同为退役军人的歌友一同打着拍子唱红色歌曲,眉目间含笑。

“当了20多年的兵,以前条件苦没唱过什么歌,现在生活好了,把歌唱起来,感谢祖国。”张秀平笑着说。

1937年出生,1958年上高中时,张秀平作为优秀学生光荣从军,成为国防计算中心的一名学员。在北京学习1年后,奔赴甘肃,这一去就是10年。面对一片寸草不生、沙尘阵阵的荒漠,他们没有退缩。“那时候咱们全国都苦,那边尤其苦,但能成为高科技人才心里很是骄傲,能为国家做奉献感觉很光荣。”在他们的努力下,10年后,在那里盖起了楼房,路有了,食堂有了,大家伙儿吃上了菜、喝上了米汤,水也可以随便喝了。

“生活苦但精神很充足,因为都怀着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张秀平老人回忆,在甘肃待了10年,虽然他们的日子很苦,但仍集体将生活补助主动捐献给国家,希望国家繁荣强大起来。

新疆2年、云南10年、四川2年……20多年,张秀平和战友们一直在完成国家交给的一项项任务的路上,他们将青春献给国家,无怨无悔。

“心里很满足,一心一意奉献,去哪儿都不问,跟着任务走。”“46岁转业回到家乡南宫,看着祖国发展这么好,我们都很知足,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现在的日子多好。”张秀平说,退休后,唱歌时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战友”,每天都很充实开心。

“唱红色歌曲坚持十几年了,现在能唱的歌都数不清,只要有伙伴就能唱。”张秀平笑着说,国庆节来临,他们达活泉红歌队准备了《祖国之恋》《祝福你的生日》等歌曲,祝愿祖国更好,也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开开心心的。

2

旗袍秀出优雅活力

“叔尘大姐是我们这里岁数最大的,但她可能比有些年轻人都有活力。”采访之前,阳光巴厘岛旗袍队队长赵彦琴这样给记者介绍70岁的队员叔尘。

9月28日下午4点,记者走进阳光巴厘岛小区,在绿树掩映间,看到一队身着鲜红色旗袍的阿姨在小区的中心花园内“摇曳生姿”。

顺着队伍,记者逐个观察,只见她们各个身姿挺拔婀娜、步履轻盈。哪位是岁数最大的?哪位能有70岁?迷惑之间,记者只能求助队长赵彦琴。

挺拔的身姿、面施淡妆、脚步轻快……叔尘老大姐走出队伍,步伐难掩其利索与健朗。“感觉旗袍很美,属于中国的国粹,穿上它整个人都很有气质、很有韵味。”她笑着说,自己喜欢美的东西,也喜欢做一个美丽的人,和朋友遇见旗袍秀,便也加入进来,一起享受这一美好。穿上旗袍,不仅整个人气质会好很多,还感觉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

“除了走旗袍秀,她还喜欢爬山、摄影、游泳,爱好十分广泛。”赵彦琴介绍,平时叔尘大姐还会给旗袍队拍照片。在叔尘大姐的抖音上,记者看到了她身穿迷彩服的飒爽英姿以及游泳健身时的视频、登山拍下的美景,其生活真的是活力满满、丰富多彩。

“日子充实有追求,人就会更年轻、更有活力。”赵彦琴和叔尘说,旗袍队带领着队员越来越年轻,正是她们的活力与优雅,吸引了更多人的加入。小区里现在已经有30多人加入旗袍队,大家每天抽出一段时间暂时放下生活的琐碎,享受重回“青春”的感觉。

最后,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她们举起小红旗,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