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日均新增229位“小老板”
我市全力护航新办个体工商户“稳起步”
本报讯(记者郭文静)“我们是第一次做买卖,对于如何规范经营没有一丁点经验。多亏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我们公示人员健康证、完善加工台账记录、落实设施设备清洁和消毒操作要求,这才营造起安全整洁舒适的消费环境,开业不久就有了不少回头客。”我市一家新开办的餐饮业个体工商户业主说道。
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1月底,我市共有个体工商户67.55万户,同比增长4.24%。其中,1月份,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7099户,平均每天诞生229位“小老板”,涉及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针对这些处于初创阶段的“生存型”个体工商户,我市精准落实分类帮扶举措助力他们“稳起步”。
基于登记注册、信用监管、税务、社会保障等数据构建的分型标准,我市将个体工商户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三种类型,分类型提供差异化帮扶措施。对于“生存型”个体工商户,市场监管部门侧重优化市场准入服务、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机制等,防止其因行政处罚等影响正常经营、增加成本。
“我们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落实市场监督管理领域142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切实减轻‘生存型’个体工商户负担。”市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督科科长李健介绍道。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以个体工商户服务月、质量帮扶进千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等活动为载体,构建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聚焦新登记个体工商户需求,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走访,开展个性化点对点、面对面帮扶服务,将对口的暖心服务送到它们身边。
得益于精准分类帮扶,“生存型”个体工商户正在上演从“生得下”到“长得大”“活得好”的演变,不断提升稳定经营能力、总体生存周期和发展质量。截至1月底,我市个体工商户中登记注册时间在三年以下的有25.18万户,占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的37.28%;三年以上的有42.37万户,占总户数的62.72%;五年以上的有30.26万户,占总户数的44.8%;十年以上的有13.5万户,占总户数的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