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建设中当先锋、挑大梁
刘增舰
初春的邢台,工地上塔吊林立,车间里机器轰鸣。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已成为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争先进位的共同行动。当前,我市正处于“投资消费质效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各级干部一门心思谋项目、一刻不停推项目、一鼓作气建项目,不断夯实项目建设的“硬支撑”,为邢台实现跨越赶超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在项目建设中当先锋、挑大梁,不仅是工作要求,更是责任担当。然而,一些地方和干部在抓项目时,仍存在“只部署不推进”“重数量轻质量”“表面热闹实际拖沓”等问题。这些问题拖累了项目建设进度,削弱了发展后劲,亟须在行动上加以纠偏。
当好先锋,就是要聚焦关键领域精准发力。谋项目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瞄准产业链延伸、产业升级和民生需求,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一批带动性强、支撑力足的重大项目。比如,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引进一批高质量项目,为邢台产业发展积蓄新动能。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用地、资金等瓶颈问题,确保项目“谋一个成一个”。
挑好大梁,就是要以实干担当推动项目落地。项目建设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打实的硬任务。各级干部要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靠前服务,做到“工地在哪里,办公室就在哪里”。要建立项目推进清单,明确时间表、任务书和责任人,逐项抓落实、抓进度,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推动项目建设,更需凝聚合力,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部门之间要打破“各扫门前雪”的壁垒,形成信息共享、难题共解的工作机制。基层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项目一线担当作为,形成“人人支持项目、人人服务项目”的良好氛围。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在推进邢台市投资消费质效年的关键时期,各级干部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在项目建设中当先锋、挑大梁,以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的落地见效,为邢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