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芳 通讯员王晓菲)“电焊机‘加芯赋码’以后,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焊工才能使用,能有效规避无证作业的风险。”近日,在润泰救援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电焊工薛纪魁正在进行电焊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去年11月以来,我市积极落实电气焊安全监管服务“一件事”改革,通过推进电焊机设备的“加芯赋码”,建立健全电焊作业数字化监管机制,全面整顿电焊机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持假证上岗等行为。
为摸清底数、加强监管,我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详细摸排电焊作业场所、电焊设备数量、持证焊工情况,建立数据库。同时,派出安装技术人员按照边安装、边培训的原则,在安装现场指导电焊机持证人员完成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平台信息注册。
通过物联网技术加装芯片后,每台电焊机都拥有了一个专属二维码,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焊工扫描电焊机上的二维码进行验证,实现“人机”匹配后方可开机作业,为电焊机焊牢“安全锁”。截至目前,我市4500余台电焊机已完成“加芯赋码”改造,在工矿商贸领域基本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