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当主角 “村晚”年味浓

2025-02-01 08:45:24 星期六  来源:邢台日报

村民当主角 “村晚”年味浓

本报记者 梁慧丽

“快些走嘞,等结束再收拾院子!”1月29日,大年初一,早上不到8点,74岁的村晚“总导演”李英常就挨家催促着刚拜完年的演员们赶紧到村广场集合,趁着开演前,再彩排一次。

信都区将军墓镇内阳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正月初一演“村晚”,是村里延续了几十年的新春传统。

10点,在村里的广场上,喜庆的锣鼓声骤然响起,内阳村“村晚”正式开始。百余名村民盛装登场,有的腰系红绸、手执彩扇,有的头戴传统头饰,有的脚踏一米多高的木质高跷,个个精神抖擞、热情高涨,欢快地扭着秧歌。

队伍沿主街道边行进边表演,到戏楼主舞台时,现场早已人头攒动。“错过就得再等一年,可不得早点来。”穿花袄的大妈、戴冷帽的大爷、举着手机的年轻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坐着。

“蛇年到,福气绕。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我给大伙拜年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笑口常开,福如东海。”台上,21岁的李芳静是今年“村晚”的主持人。

“我从8岁就开始参加村里的文化活动,现在在华北理工大学读大三,一放假回家就报名了村晚。”李芳静说,这几年寒假回来,她都会和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一起跟着老一辈学才艺、上台演,还会拍很多图片、短视频,通过朋友圈,把家乡的年味分享给朋友们。

内阳村“村晚”分为上午、下午两场。20余个节目均为村民自编自导、自排自演,表演唱《逛新城》、舞蹈《2025好运来来来》、豫剧《货郎翻箱》……群众演员轮番登台,虽然没有明星大腕儿,也没有专业场地和道具,但村民们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七旬老人当导演,00后做主持人,在外的游子齐刷刷地提前回村排练,就为了能在台上“露个脸”。年年办,年年看,内阳村的“村晚”为啥还年年热?

“接地气的艺术才最有生命力。”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小庆说,办“村晚”以来,村民演在其中,乐在其中,不仅是老百姓生活富足以后,对精神生活的一种自信表达,更逐渐沉淀为村里百姓红火热闹过春节的年俗和在外村民期盼回乡过年的一种文化记忆。

“有了‘村晚’,村里的年味重了,村里的文化活起来了,邻里的关系也更亲了!”村民姚全文说。

夕阳西下,热闹的一天也随之落幕。“明年的‘村晚’还得结合村里的文明实践、和美乡村建设排几个新节目,让大家伙儿都能从节目里看到咱们村的变化和发展!”李小庆自豪地说。

邢台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