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露橦 通讯员 孔飞 苑明睿
1月30日,农历大年初二,位于信都区邢州大道地道桥西口南侧的晶牛文化创意园里处处欢声笑语,市民游客三五相约,到这里运动、就餐、休闲,不少人在工业风建筑前拍照,打卡留念。
文化创意园前身是邢台晶牛浮法公司浮法玻璃生产线厂区,也是前不久获批省级工业遗产的“河北邢台玻璃总厂工业遗产群”核心物项所在地。
如今,昔日的联合车间主体框架等保持完好。“我们把历史建筑尽可能地保护下来、利用起来,打造集工业旅游、创意文化、运动健身、休闲体验等于一体的新业态集群。”晶牛文创公司总经理底亚辉说。
记者在文化创意园主路北段看到,满身锈迹的气体分离罐顶部,“坐”着一名真实比例1:1宇航员模型,让罐体看起来颇像航天载人飞船返回舱。“前不久,神舟十八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们受到启发,创作了这个航空航天主题的打卡点。”底亚辉说。
主路西侧,经过简单改造,昔日的成品库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等各种球类场馆“诞生”。随便走进一个场馆,扑面而来的都是热火朝天的锻炼场景。
“这儿是全市最大的网球训练基地,有2个室内标准网球场、8个户外标准网球场。”网球教练员齐占浩和同事正为大年初六的集训作准备。
信都区乒乓球协会也看中园区的场地优势,把乒乓球少儿训练基地设在这里。“每天午饭后,我习惯带孩子来打会儿乒乓球。得早点儿来,要是下午4点后再来,就没地儿了。”附近居民李天锡说。
成品库以西,昔日的铁路专用线吊装车间摇身一变,成为文化创意特色酒店。“当年,火车可以沿厂区的铁路专用线直接开进车间,玻璃成品可以直接由天车吊起来,装进车皮运走。”底亚辉说,这个车间足足有16米高。
“挑高16米的大堂成了我们酒店独树一帜的特色,引来不少客流。”酒店婚礼艺术中心负责人张敏说,他们把大堂之外的空间改造成3层,一层二层用于接待聚餐、宴会,三层用于接待住宿,把车间5000平方米的实际利用面积扩大到1.2万平方米,让闲置资源得以高效盘活。
有专家认为,邢台是汉民族婚俗文化发源地。今年,园区有意继续为婚宴相关上下游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吸引企业入驻,打造婚俗爱情主题文化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