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因地处古代邢州而得名,现存遗址位于河北邢台。历史上,邢窑因白瓷闻名。邢白瓷的出现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有“中华白瓷鼻祖”之称。然而,邢窑从北朝创烧、唐朝鼎盛,最终到元代消失,直到20世纪80年代,唐代邢窑遗址才“重见天日”,技艺得到恢复。
白瓷问世
走进邢台博物馆的“千年邢窑——邢瓷文化艺术展”,仿佛开启了一段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碗、盘、杯、壶、罐等130余件(套)邢窑瓷器,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一件件白瓷,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邢台博物馆内的白釉翰林罐。(受访者提供)
对当代人来说,白瓷屡见不鲜。而回溯到1000多年前,人们尚处于对陶瓷烧制技艺的探索中,白瓷对于他们而言,宛如隐藏在未知迷雾里。从瓷器起源开始,很长的时间里,青瓷都是唯一的瓷器品种。
南北朝时,邢州大地窑火初燃,白瓷始现,从此惊艳了时光。邢白瓷釉色洁白恬静,造型落落大方。《茶经》有云:“邢瓷类银”“邢瓷类雪”。然而,这类银、类雪之白,得来实属不易。
历史上,邢台地区瓷土储量丰富且质量优良,为白瓷的烧制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森林资源丰富,为烧窑提供了燃料;丰富的水资源也便于瓷土的加工和淘洗,为白瓷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瓷土中铁含量大于1%,烧制出来是青色的,铁的含量大于5%则会呈现出黄色。若要呈现白色,铁含量必须小于1%。邢台内丘一带有铁含量小于1%的瓷土,这是邢窑能烧出白瓷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从事邢白瓷技艺研究的刘付生说。
中国陶瓷史上,青瓷变白瓷是一个巨大飞跃。诗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茶瓯》写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邢窑引领一时之风尚,与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形成了我国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瓷系。
临城县邢窑博物馆珍藏着两片釉润饱满、白胜霜雪、薄如蝉翼的白瓷碎片,这正是历史上备受瞩目的透影白瓷。隋代,邢瓷完成了从粗白瓷到成熟精细白瓷的转变,还出现了最高白度的透影白瓷,目前出土的透影白瓷最薄处仅0.7毫米,在灯光下具有透光的感觉,为世人所称道。
唐朝时,邢窑因邢州城的发展获得更加稳定的生产环境。邢窑白瓷专家姚卫国认为:“邢窑在这个阶段得到兴盛发展,也离不开严格规范的生产体系、销售渠道,以及物流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唐代白釉带托塔形盖罐。(受访者提供)
随着产量增加,邢白瓷逐步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唐代主流瓷器。史学家李肇在《唐国史补》一书中说:“凡货贿之物,侈于用者不可胜纪。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有规模、有品质、有市场,邢白瓷遍布民间的同时,也成为唐代“大盈百宝库”的御用瓷器。在古籍中,更有多条记载。《唐六典》曾有河北道土贡“邢州瓷器”;《新唐书·地理志》邢州条记载,土贡有“丝布,磁器,刀,文石”。近年来,邢台市“盈”“翰林”等字款的邢白瓷出土,进一步佐证了邢窑在唐代拥有贡窑的地位。
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邢白瓷还远销国外。唐朝中期,邢白瓷已销今天的伊拉克、伊朗、埃及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古代的“国礼”之一。如今,在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国内博物馆和美国、英国等国外博物馆均有邢白瓷藏品展示。
邢白瓷的出现,对后世瓷器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以其洁白无瑕为后世中国瓷器的一个又一个高峰提供了理想的背景。“日后的青花瓷、彩瓷,无不以白瓷为基础。”国家级非遗项目邢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志忠说。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邢窑命运随着朝代更替跌宕起伏。唐末五代时期,由于战乱频繁,邢窑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邢窑在宋代,虽然仍有一定生产,但已不再是白瓷生产的中心,其影响力逐渐被定窑等窑口所取代,至元代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古窑寻踪
邢窑到底有没有存在过?唐朝邢窑遗址究竟在什么地方?……20世纪以来,陶瓷专家和文化学者从未停止对邢窑的寻找。迟迟没有进展,一度为邢窑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1980年5月,当时的临城县第二轻工业局组织成立了临城县邢瓷研制小组,开启了邢窑窑址调查和邢窑恢复工作。从夏到秋,几个月的寻找一无所获。直到10月4日,小组成员在祁村和西双井村发现了三处窑址。他们不仅捡到了粗白瓷,还发现了洁白如雪的细白瓷。
这是邢窑考古以来,人们首次发现具有典型唐代邢瓷特征的细白瓷。得知消息后,多位陶瓷大家专程从北京赴临城县进行实地考察,并召开了座谈会,基本认定祁村、西双井村窑址为唐代邢窑遗址。
2003年,内丘县一处邢窑遗址发掘现场。(受访者提供)
此后,仿佛触碰到了神秘机关,更多的窑址陆续被发现。1984年,在内丘西关北窑厂遗址首次发现2片透影白瓷残片;1987年10月,再次尝试在内丘西关北挖掘,出土大小透影白瓷标本300余片;1997年9月,在邢台市区顺德路北路,发掘面积80平方米,出土一批能代表隋代邢窑烧造水平的瓷器上万件(片);2003年5月至8月,考古人员对原内丘礼堂、电影院窑址抢救性发掘,发现10座窑炉,出土了大量“盈”“翰林”款白瓷及印花瓷、唐三彩等,还首次出土了10多片“官”字款白瓷标本……到2011年,已确认邢窑遗址30多处。
“邢窑遗址主要分布于邢台市内丘县、临城县、襄都区、信都区四地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交接地带,长约60公里,宽约30公里。”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河北省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贾城会说,邢窑在其兴盛之时,其实是一个绵延百里的庞大窑区。
河北省内丘县邢窑遗址博物馆。(刘继东摄)
2012年,邢窑考古迎来了一次飞跃,并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当年4月,内丘县进行城区改造,工作人员在粮贸大厦区域发现了红烧土和碎瓷片,红烧土是土壤长期受火烘烤而形成的。种种迹象表明,此处很有可能存在古窑遗址。当地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做出了工程停工另选他址的决定,进行长达半年的考古发掘。
据邢窑遗址博物馆副馆长李建华介绍,此处遗址考古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共发掘出北朝至唐代窑炉11座、灰坑144座、灰沟6条、水井35眼,出土瓷器和窑具残片超过20万片。
如今,在这座窑址上,是内丘县邢窑遗址博物馆。置身主展区,凌空而建的钢架环廊和星辰般的点点灯光,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低头瞬间,几座古窑炉便撞入眼帘。在遗址博物馆旁,便是邢窑博物馆、邢瓷文化体验馆,以及正在修建的邢窑遗址公园,它们所处区域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邢窑文化旅游区。
河北省内丘县邢窑遗址博物馆。(刘继东摄)
邢窑文化旅游区的建设,正是邢台市依托邢窑遗址和出土文物来展示邢窑文化的一个缩影。在临城,邢窑博物馆也展示有邢窑白瓷、青瓷、颜色釉瓷和唐三彩等各时期器物、标本、窑具,与邢窑烧制技艺展示馆、邢瓷体验中心相得益彰。
当前,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好邢窑遗址,邢台市在积极寻求突破。
2024年11月,《邢台市邢窑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条例》正式实施,对邢窑文化资源的保护对象、名录保护制度、列入名录程序、名录动态管理、具体保护措施以及资源普查、建档、更新等分别作出了具体规定,为更好地保护窑址、窑具、器物、典籍等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造型、色彩、装饰、设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立体、完善的邢窑文化资源保护制度体系提供了重要法治支撑。
复烧之路
尽管到了冬季,临城县邢窑博物馆依然吸引了不少学生前来学习、参观。“很多工艺美术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对邢窑满是热忱,看到他们想起了曾经的自己。”张志忠说,邢窑遗址发现之后,邢瓷研制人员立即投入复烧工作,时年17岁的他也参与其中。
1983年9月,当时的河北省轻工业厅牵头,在临城县成立河北省邢窑研究组,来自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化工学院、唐山市陶瓷研究所、邢台市陶瓷厂以及原临城县邢瓷研制小组的技术人员参与了邢窑恢复研究工作。
在临城县邢窑博物馆,张志忠为学生们介绍邢瓷藏品。(董晓峰摄)
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经过4年多的研究实验,他们成功烧制出18种邢窑典型器物仿制品,撰写了《邢窑工艺技术研究》《邢窑造型装饰研究》等4篇报告,绘制了《邢窑造型装饰图集》《古代陶瓷造型装饰图集》及《邢窑造型装饰编年表》。
为找到更多邢白瓷器型的参照物,邢窑研究组成员开启多地寻访之旅,却一无所获。“在其他的地方找不到,到有着‘十三朝古都’之称的陕西西安会不会有收获?”张志忠与同事最终在西安见到了大量邢窑文物。由于当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不许触摸、拍照等。他们边看边画,需要测量的时候,就用手一拃一拃在瓷器周围隔空比量,用尺子精准测量比划长度,勾勒邢瓷的轮廓。
如同古代“取经人”,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将邢瓷器型信息带回临城,但这仅仅是复烧之路的开端。邢窑细白瓷烧制温度需跨越1300摄氏度的门槛才能达标,可小组在仿照唐代工艺进行实验时,温度升至1280摄氏度后,就很难再提高。最终通过在原配方中巧妙增加熔剂和延长烧制时间,解决了关键的20摄氏度之差。
1986年,河北省邢窑研究组工作人员烧制邢白瓷。(受访者提供)
经过不断探索,反复研烧,1987年,张志忠和同事们终于烧出了品质足以与唐代邢窑细白瓷相媲美的瓷器,邢白瓷在现代匠人手中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和张志忠一样,在邢台有很多常年致力于邢白瓷技艺研究的匠人,内丘的刘付生也是其中一位。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有收藏邢白瓷爱好的刘付生逐渐将精力放在传统工艺恢复上。
“刚开始烧制时,经常出现偏烧现象,中间温度高,四周温度低,一窑装四五十件,但成品率很低,每窑能有10件就不错。”刘付生说,他不记得自己试烧了多少次,扔了多少个残次品,最终通过调整窑炉排风口的分布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
2007年5月,刘付生成立内丘县邢窑陶瓷厂,于2012年4月把公司更名为内丘县邢定瓷业有限公司。经过反复试烧,刘付生熟练掌握了邢白瓷的烧制技巧,用现代材料和工艺烧造出仿古邢窑白瓷。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烧制邢白瓷已是触手可及的现实,邢窑陶瓷烧制技艺也早已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然而,目前邢窑的“最好产品”、最薄地方不到1毫米的透影白瓷却仍难复原。
2023年,河北农业大学与张志忠工作室合作开展河北省古代白瓷艺术特色及应用价值课题研究。其中,就有一项课题是重新烧制邢窑透影白瓷。不少人期待,“透影白瓷”能尽早复烧成功。
邢窑复兴
“邢白瓷是最古老的白瓷,也是最年轻的白瓷。”内丘县委书记管志民说,从内丘邢窑遗址在2012年成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到现在才十多年时间;2017年,内丘县邢窑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展示考古发掘出土的窑炉等遗迹,邢窑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期。
揉泥、拉坯、修坯、刻花……在内丘县弘传邢瓷陶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按照白瓷烧制流程,借助现代化的设备有条不紊地制作着精美的瓷器。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说,邢白瓷整套做下来需要72道工序,非常考验技术,例如刻花,手要特别稳才行。近些年,公司创新推出了系列邢白瓷产品,一些产品还出口到俄罗斯、日本、西班牙等国家。
近三年来,内丘县从仅有的4个家庭作坊式小企业发展成以邢瓷白瓷业、弘传瓷业、邢定瓷业等为代表的十余家邢白瓷企业,年产邢白瓷产品从1万件套增至4万余件套,销售收入年均增长50%以上。
同时,邢台市还高度重视传统技艺的薪火相传。记者了解到,邢台学院2016年开始招收工艺美术专业陶瓷设计方向的学生,目前已培养了100多名毕业生,一些学生毕业后从事邢窑白瓷制作或文化传播;内丘县职教中心开设了绘画(邢白瓷方向)专业课程,每年招生30人至50人,培养了一批陶瓷技术人才。
在邢台学院,国家级非遗项目邢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志忠(左一)指导学生进行陶瓷拉坯。田晓丽 摄
作为邢台学院首届陶瓷专业毕业生,吴晓楷经过4年的陶瓷专业学习,对邢窑传统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毕业后他成为张志忠的嫡传弟子、市级非遗传承人。吴晓楷不仅继承了传统烧制技艺,还结合现代审美,采用3D建模来设计器型,创新设计出多款新颖的邢白瓷产品。
邢台学院2018级的学生孟鑫杨毕业后和同学开办了一间邢白瓷研发创新工作室,他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瞄准市场需求,无论手绘茶具、餐具,还是文创摆件、国潮首饰,每个品类都可以提供定制服务。新一代匠人的持续加入让人们看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可能性。
内丘县邢窑文献馆展示的“太行千里”茶具。(刘继东摄)
如今,邢台市已培育了“圣唐白瓷”“邢盈”“邢匠”“翰林白”“邢窑白”等一批邢瓷品牌。邢白瓷从传统的白釉罐、翰林罐等10余种仿古器型,快速发展到养生壶、养生杯等100余种康养产品和现代文创产品,颇受市场青睐。其中,中医陶瓷刮痧器、中医陶瓷拔罐器还荣获2021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圣唐白瓷”入选2024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中国好礼”推荐名录。
不久前,在雄安新区举办的河北省名优产品展上,邢窑白瓷制作品“龙首四方壶·一壶四杯”一经亮相,就因其润、洁、素、雅引来众人赞誉。这是由一个茶壶与四个茶杯组成的茶具套组,茶壶形体方正,圆盖压身,龙首居圆盖正中,龙尾轻绕化作壶把。由上俯视,龙似乎从盖中破浪而出,神韵灵动。
该作品由邢窑文献馆设计,邢窑白内丘县艺术陶瓷有限公司生产。“龙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头抬,龙尾摆,盘踞四方之上,取镇守四方、保国泰民安之意。”该公司董事长杨松岩介绍,这是用现代工艺和科技,经1350摄氏度高温烧制而成,胎体通透,温润如玉。
在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的同时,邢白瓷也在与音乐“牵手”实现跨界。唐代《乐府杂录》中,曾有“用越瓯、邢瓯十二,旋加减水,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的记载。邢台学院的教师们通过研究瓷瓯、瓷编管、瓷编磬等瓷乐器,组织了红蓼花瓷乐团。乐团2017年9月公开亮相以来,创作了不少原创曲目。
邢台学院红蓼花瓷乐团演奏瓷乐。(受访者提供)
记者了解到,目前邢白瓷年产值几千万元,虽然与白瓷产业发达地区存在差距,但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当前,邢台市正着力打造“邢白瓷”区域公共品牌,培树邢白瓷城市形象,持续推动邢白瓷与邢台百泉文化、古城文化、扁鹊中医药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及非物质文化深度融合。同时,通过加强与国内陶瓷规模产区合作生产、扶持壮大本地企业提供高端定制服务、搭建电商平台等举措,提高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提升邢窑的知名度、美誉度,重塑“大唐瓷都”称号。
历经千年时光,邢窑复兴,正逐步成为现实。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凤双 岳文婷 赵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