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末,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6360.54亿元,同比增长12.33%,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金融助企“组合拳”护航实体经济
本报讯(记者周林 通讯员胡振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今年以来,我市引导各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坚守风险底线,打出一系列金融助企“组合拳”。截至11月末,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6360.54亿元,较年初新增675.27亿元,同比增长12.33%,高于全省平均3.6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深化政银企“面对面”对接交流机制,我市常态化开展“局长+县长+行长”一线服务活动,强化信息推送,进一步增强金融对全市重点工作、重点领域的支持。截至11月末,全市企业贷款较年初新增410.85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0.84%;制造业贷款较年初新增242.39亿元,同比增长19.72%。
技改扩能、二次创业离不开金融做支撑。工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分行、邢台金融监管分局、金融机构等积极参与“技改投资龙年倍增行动”,开展专题银企对接,达成融资意向3.62亿元。
深耕普惠金融,增强小微企业经营活力。全市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引导金融机构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截至11月末,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新增358.45亿元,同比增长21.55%。
各县(市、区)积极探索开展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试点,解决中小微企业首贷不易融资难、续贷不畅融资慢等问题。目前,宁晋县、信都区、南和区等7个省级试点累计为企业办理首贷、续贷等各类业务1600余笔,共计50.93亿元。
市发改委试上线“重点项目服务管家”小程序,建立重点项目互动工作服务机制,专门设置金融服务板块,为深化项目单位和金融机构对接提供便利。
我市工商系统积极推广“数字工商联”平台,运用大数据精准画像,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社保、纳税、电力等核心数据一键测算贷款额度,最高贷款额度3000万元。
市行政审批局建设“信易贷”平台,依托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类信用信息打造的信用应用场景,可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银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我市还协调各金融机构深入县(市、区)调研对接,针对特色产业集群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