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梁慧丽 通讯员刘叶)初秋时节,笔者走进巨鹿县巨鹿镇东辛庄村芦竹种植基地,看到大棚内密密匝匝的芦竹幼苗青翠鲜嫩,充满生机。100多名工人在棚内忙着分苗、剪苗、栽苗,一派忙碌景象。
“别看它现在个头小,丰收后,这片芦竹种植地可是一个‘绿色银行’。”东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吴广义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以往,东辛庄村村民收入主要以传统粮食种植为主,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去年起,该村集思广益,转变观念,探索提升土地“含金量”的新方式,与北京中能氢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尝试种植芦竹,并在村里打造芦竹种植基地。
“芦竹又称巨型芦苇,可作为优质饲草。它也是一种高热值生物质燃料,可替代化石能源,推动能源转型,在土壤和水质净化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吴广义说,“外出考察时,俺就觉得种植芦竹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兼具,是高效益的生态富民产业,很看好它的发展前景。”
吴广义介绍,北京中能氢田科技有限公司以每年20万元的价格租赁村里的大棚,负责幼苗培育、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事项,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有效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村民就业增收。
“自从有了这个芦竹大棚,我就来这上班了,主要干扦插苗这些活,每天轻轻松松挣80块钱,既能顾家,又不耽误农活,挺好的。”村民吴西格说。
如今,东辛庄村内共有60个大棚种植芦竹,占地60亩,日用工量180人左右。“我们打算继续扩大种植面积,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吴广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