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新风尚
本报记者谢霄凌通讯员武国栋
2月11日晚8时许,建投邢台热电有限公司检修工刘孝洞完成了辖区内电力紧急抢修工作。回到公司,厨房里飘香四溢,浓浓的年味萦绕四周。食堂已为加班回来的他留好了热气腾腾的年夜饭。
与往年热闹非凡的归乡场景不同,今年,“就地过年”成为了新风尚。
往年的这个时候,刘孝洞都会回河南商丘跟父母、妻儿吃上一顿团圆饭。今年他决定就地过年。“过年不添乱,不仅为了家人的健康,更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刘孝洞说,这是他第一个没和家人团聚的春节。
建投邢台热电有限公司有700余名员工。公司负责人张寿岩介绍说:“考虑到公司外地员工较多,为减少疫情防控压力,我们积极响应号召,倡议外地员工留厂过年。”
没几天,公司就为留厂过年的员工准备了慰问品,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堆满了宿舍。
据介绍,南和经济开发区为20家春节不放假企业送来了食用油384壶、猪肉1780斤、面粉10000斤,确保企业春节假期生活保障。工作人员崔世凯告诉记者,他们还为2637名留厂员工送去包含瓜子、花生、糕点、旅游门票等在内的“年货慰问品”。
“一周前公司就在筹备年夜饭的菜品,这些精心准备的菜肴是给就地过年的我们最温暖的留守仪式。”刘孝洞说,政府和公司为就地过年的员工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同事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