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礼物 浓浓的爱
临近春节,很多旅客开始踏上回家之旅,他们或是单独一人,或者携家带口,提着、拉着大包小包,行色匆匆步履忙,直奔家的港湾。1月20日,记者在邢台火车站、汽车站采访时发现,吃的用的玩的看的……每份礼物都是“沉甸甸”的爱,满含着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
■本报记者 谢龙 靳普 文/图
镜头1:把内蒙古的奶制品带给父母
“带的是内蒙古的特产,各种奶制品,给父母尝尝。给小侄子买了玩具飞机,男孩子喜欢这类玩具。”火车站出口处,高先生手里提着大包小包,脸上带着期盼和喜悦之情,陪在他身边的是妻子和两个女儿。
“火车票不好买,给孩子抢到两张卧铺票,我和孩儿她妈坐硬座。”高先生在内蒙古生活多年,大女儿参加工作,二女儿读高二。
他说,平时工作忙,趁着过年孩子放假,一家人回去看望老人。
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高先生脸上没有疲惫,更多的是欣喜。从车站出来,他四处张望。“家乡变化挺大的,环境感觉也越来越美了。”
镜头2:带上家用小电器给爷爷
近1.8米的个子,戴着眼镜,小伙子郭思凡斯斯文文,没有他人的匆忙,而是安静地站着看行李。
平时他和父母在广东生活居住,临近春节,学校放假后,父母安排他回老家看望爷爷。“从珠海上车,整整坐了19个小时。”郭思凡说,珠海没有直通左权的火车,家人安排他在邢台下车,然后有亲人来接站。
“给爷爷带了一个电火锅,这样在家也能随时涮菜了。”郭思凡举起带着包装的电器,高兴地向记者展示。
镜头3:送给孩子的玩具枪
火车站外,顾女士拎着行李箱,手里还提着一个大玩具枪。
顾女士的妹妹在南昌工作,平时她们见面少。这次趁着年终放假,她在妹妹家住了十几天,眼看着快过年了,赶紧订了票往回走。妹妹很热情,在南昌的日子里,她陪着顾女士吃特色小吃、游景点。
“回来前,又给孩子买了礼物,玩具枪在行李箱里实在装不下,只能手提着回来。”顾女士抖了抖包装,脸上露着灿烂的笑容。
镜头4:带着爱和牵挂回娘家
火车站广场上,陈官英一家三口风尘仆仆地疾步行走。“快点,不然赶不上火车了。”
陈官英是贵州人,30多年前,她嫁到清河。由于距离娘家远,平时回去一趟不容易,她回忆,上次回家探亲还是五六年前。
“需要坐20多个小时的火车,然后转汽车。”在邢台居住时间长了,她语音里的邢台味儿更多。她说,老家还有父母和兄嫂,这次回去就是看望他们。
“东西都放在箱子里,其实也没有啥。”她憨憨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