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尽责力促发展砥砺前进再谱新篇
——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籍明泉通讯员 王小刚
2019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经济强市、美丽邢台建设步伐发挥了积极作用。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坚定政治站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政治理论武装,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引导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自觉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栗战书委员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对人大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推动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常委会自觉把人大工作纳入市委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谋划推进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各项工作,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发展、三大攻坚战、学校教育发展、邢襄历史文化旅游保护与开发、园博园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主动及时将重大事项第一时间向市委请示报告。坚持科学立法,着力推进依法治市进程
始终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市委“小切口、可操作、有特色”立法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地方立法宣传月活动。成功举办《邢台市地方立法条例》《邢台市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邢台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条例》《邢台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全市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治理的决定》新闻发布会。召开全市地方立法工作会议,为推进落实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和2019年立法计划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组织开展2020年立法项目建议征集,科学制定年度立法计划。
强力推进创制性立法。聚焦重点领域,突出生态环保领域立法,制定地方性法规3部。其中《邢台市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邢台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条例》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邢台市城镇供水用水管理条例》经常委会议两次审议通过,已报请省人大常委会待审查批准。去年初颁布实施的《邢台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管理条例》,被评为“河北省2018年度十大法治成果”。
强化监督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深入推进“河北发展、人大尽责”主题实践活动。及时成立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召开全市人大系统主题实践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制定下发市人大常委会深化三项联动监督工作方案,组织五级人大代表跟踪问题整改并对扶贫、发改、环保等七个部门相关工作进行了评议。
深入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展全市经济运行情况专题调研。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题调研,并作出审议意见。召开加快推进全市人大预算和国有资产联网监督工作会议,实现全市人大预算和国有资产联网监督县级全覆盖。开展地方人大外事工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工作调研,对重点项目建设等进行专题调研,积极配合省人大开展国民经济发展等专题调研。
深入推进地方法治体系建设。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等10余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配合省人大开展禁毒工作、律师职业和权益保障、扫黑除恶与民事审判监督工作执法调研,完成了省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15部法规决定的立法调研任务。对全市司法行政等项工作进行视察调研。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展农民合作社“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对太行山区“一路三带”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开展乡村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等专题调研,配合全国人大开展乡村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配合省人大开展地下水管理执法检查和易地扶贫搬迁专题调研,对气象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有力促进相关问题解决,推
动“三农”工作提质增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切实提升民生事业发展保障水平。连续三年持续跟踪监督主城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治理专项调研,依法作出决定。听取市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深入开展水生态环境建设等专题调研,督导检查治霾工作,调研生态环保、大气污染治理、环城水系建设和河道综合治理工作,配合省人大开展太行山绿化、大沙河治理、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开展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专题调研,听取审议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情况专题报告,依法作出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等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
切实增强民主功效。制定出台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关于推进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实施方案。指导全市19个县(市、区)全部出台了实施办法或工作方案,确保2020年所有县(市、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覆盖。对我市国土绿化、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专项工作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对市政府2019年20项民心工程和20件民生实事实施全覆盖监督。
强化服务保障,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制定出台代表履职经费保障若干规定。组织驻邢省人大代表参加专题学习培训。先后组织驻邢全国人大代表和我市选举的省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与专题调研活动。组织代表积极参加评议、征求意见等活动,组织驻邢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围绕市政府20件民生实事和20件民心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镇、基础教育、文化传播产业、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
扎实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持续推进基层人大组织建设,专门委员会的设立、“一室四委”设置全部达到,机构名称全部规范到位;全部安装投用电子表决系统,开通了门户网站;乡镇人大主席团、街道人大工委设立了办公室,明确了机构编制;主席、副主席实现专职专干。开展了2019年度“家”“站”考评和先进“家”“站”评选工作。普遍建立直选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制定出台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述职评议活动实施方案等。
着重提高建议办理实效。健全督办制度,召开交办大会,对12家先进承办单位和20件优秀建议进行表彰。使公交城乡一体化、市政家属院房产证办理等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409件建议,已全部按时办结并答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