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集中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2019-11-18 08:11:56 星期一 来源:邢台日报

    我市集中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本报讯(记者谢霄凌)按照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部署,市纪委监委机关牵头,会同17个市直部门,针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明确了5方面整治任务,制定了61项整治举措,坚持上下贯通联动,狠抓落实整改,以老百姓看得见的成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严格落实贫困县约束机制,加强对各县(市、区)贫困退出工作督导考核力度。全市剩余的26个贫困村全部达到退出条件,实现3.1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5%。规范产业扶贫项目申报审批流程,以贫困县为重点,始终保持财政扶贫资金监管的高压态势,清理2018年闲置扶贫资金435万元。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方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救助资金2.05亿元,对全市23302名建档立卡贫困生就学情况进行排查,劝返复学1人;对全市贫困地区34个乡村小规模学校和

    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全部实行招投标制度,目前,所有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竣工率95.53%。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通过邻村代管、卫生院巡诊等方式基本解决村医短缺问题,建成农村健康大院119个。全市2415户4类重点对象和其他户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实现竣工率、验收率、提交资金拨付率三个100%,改造进度连续10个月全省第一;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状况逐村、逐户、逐人核实,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建立脱贫巩固提升和防贫保障机制,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114防贫防返贫保障网”,并取得积极成效。

    聚焦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成立市级联合行动工作组,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规违法行为,共查办案件1430件,罚没款642.69万元,办理行刑衔接案件14起,其中,货值金额超亿元被列为双部督案件1起,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黑窝点”17个;在全市累计开展保健食品专项科普宣传活动472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105家。实行“一季度、一排查、一汇总、一上

    报、一解决”排查制度,多管齐下,有效预防截留克扣学生营养膳食补助和生活补助问题。针对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等,采取定期巡诊、远程指导、纳入城乡居民医保重大疾病报销范围等方式,切实减轻就医负担。通过自查自纠、联查互审等方式发现骗取医保基金问题1451条,暂停医保服务81家,解除定点协议80家,追回医保基金660余万元。对3882家涉气企业实行“一厂一策”、分级管控,同步建立企业正面清单,坚决杜绝“一刀切”。排查并整改完成河湖“四乱”问题934个。聚焦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目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4%。

    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坚持定期核查、动态调整,新纳入农村低保26114人,保障面由年初的3.8%提升到4.4%。摸排登记房地产中介门店228家、房地产经纪机构101个,发现存在问题门店197家,限期整改140家,责令停业整顿57家,取缔3家,持续净化市场环境。投资1.62亿元,对10个县农

    村饮水安全设施进行巩固提升;投资18.07亿元,新改扩建变电站10座,新建、改造线路3265.74公里;完成电代煤10万余户、气代煤13万余户;全市行政村均实现光纤宽带、4G网络全覆盖;投资5.24亿元,全面完成本年度村街道路硬化和养护任务。建设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受理平台,70余项事项实现“全不见面”办理,30余项证照实现电子化复用共享,20个县(市、区)乡镇和村级服务页面开通率达到100%,乡镇事项发布率达到100%。

    聚焦统计造假问题。强化入库单位和源头数据监管,清理四类规模以上单位名录库企业55个,因投资项目完工退出法人单位121个。抽查企业300余家,发现信息录入等错误1032个,完成指导修改850个。督促县(市、区)及时纠正清理违背统计法精神的文件和行为。

    同时,针对领导干部违规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结合我市实际,梳理确定了清单目录,并要求各级各部门严格对照开展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持续压实责任,狠抓落实整改,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邢台网 官方微信
    邢台网 客户端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相关新闻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