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升级
打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以前不管大病还是小病,都要到县城去看。卫生院不是缺药,就是没有医疗器械,加上医生不多,又担心遇到紧急病情会耽搁。”11月5日,清河县王官庄镇中心卫生院内,小屯村村民郭振乐一早来此就诊。他说,现如今卫生院内大变样,输液室、药房、换药间、诊疗室等一应俱全,还增加了医务人员,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都愿意到这里治疗。
“过去乡镇卫生院就医环境相对滞后,技术设备更新慢,群众不愿意来,一度门庭冷落。”该卫生院院长郁红军说,随着各方面条件全面提升,人气也越来越高了。
“乡镇卫生院参照县级医院标准,对门诊楼、住院病区进行装修升级。病房统一建设厕所和无障碍设施,安装了一键式快速呼叫系统和集中供氧设施。”郁红军说,新建了高标准国医堂和康复理疗楼,增设口腔科、五官科、儿童保健中心、妇科保健中心等门诊科室,还选派出20余人到北京、河南等地进修学习,与县人民医院结成深度医联体,县医院骨干医生每周定期前来坐诊,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县级医院的医疗健康服务。
“这些均得益于全县对农村医疗服务条件的改善。”郁红军说,近年来,清河县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重点围绕农村医疗服务条件改善和乡镇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健康协调发展,创建“县级医院浓缩版、花园式”乡镇卫生院。
基层卫生院连接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最后一公里”,为此,清河县6个乡镇卫生院先后在基础设施建设、增置医疗设备等方面投入2000余万元。截至目前,该县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达到33.5万,同期增长13.9%。(本报记者 靳普 通讯员 宋红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