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青源“金鸡”项目助力精准扶贫
威县4个乡镇4424名贫困农民实现稳定脱贫
本报讯(记者郭文静通讯员赵国华)近年来,威县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鸡”帮扶项目建立新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带动威县固献乡、第什营镇、枣元乡和梨园屯镇4个乡镇4424名贫困农民稳定脱贫。
德青源是中国蛋品行业知名品牌,该公司探索的“金鸡”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就是整合资金建厂、企业租赁经营、贫困群众分红、集体经济受益。
240万只金鸡产业扶贫生态园项目由威州现代农业投资公司融资2.5亿元建设,德青源公司投入1.25亿元承包经营,承租期15年,每年按农投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0%,支付租金2500万元。
“其中,威州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大力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到优势产业上,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威县扶贫办主任王健智介绍,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或部分支农资金作为贫困村、贫困人口的股份,参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和收益分红,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承租期间,由农投和合作社给4424名贫困群众每人每年1000元分红,按半年一次拨入贫困户卡上,总计年分红442.4万元。租赁期满后资产收入,用于全县相对贫困人口动态救助。”王健智介绍。
通过“金鸡”项目的带动,真正让贫困村脱了贫,让贫困群众捧上产业这个“金饭碗”。项目自身“引”,约定企业用工中贫困群众至少占30%以上。目前,“金鸡”扶贫项目专设的爱心岗位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有29名,月均增收2000余元。公益岗位“带”,涉及贫困村的集体收入,70%用于贫困户“特惠岗位”。目前,通过“金鸡”扶贫项目安排村级保洁等公益岗156个,年人均增收6000余元。关联产业“帮”,围绕延伸“金鸡”扶贫项目产业链,组建贫困户占比70%以上的合作社,关联产业带动18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增收。园区企业“聚”,通过流转土地解放出来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到周边园区打工,实现流转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实现就业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