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黑”向“绿”转型——看内丘寻求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路径

    2019-10-22 09:17:20 星期二 来源:邢台日报

    由“黑”向“绿”转型

    ——看内丘寻求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路径

    本报记者谢晓燕 高敏 通讯员石晓鹏 翟丽

    内丘钢铁产业相继关停,钢铁去产能占到全市八成。今年,建滔煤化工全年限产一半,明年完成搬迁。

    钢铁和煤化工的关停、限产,让内丘减少10多亿元的财政收入,即使这样,内丘县委、县政府毅然决定淘汰落后产能。

    去产能的同时,内丘县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项目。

    中国500强企业——澳柯玛集团投资建设澳柯玛专用车研发基地和高端汽车装备产业园项目落户内丘。目前,专用车研发基地生产线成功试产。

    拥有3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北京昕大洋生物与微生物添加剂生产研发综合基地项目已竣工试生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上缴税金5000万元,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扎实推进。

    年产智能家具10万套的润达木业智能家居项目,目前厂房已完工,设备正安装。建成投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上缴税金1500万元。

    ……

    “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内丘县经济发展的主线。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我们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做‘减法’,培育绿色新兴产业积极做‘加法’,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由‘重’变‘轻’。”内丘县委书记张辉说。

    从焦化、钢铁、水泥、煤炭独大到产业多元,从高污染、高能耗到高新、智能集约,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内丘正在走出自己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

    壮士断腕淘汰落后产能

    曾经,内丘县以钢铁、水泥和煤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为支撑,县域经济迅速崛起。从2003年起,内丘县财政收入每年以一个亿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内丘财政收入达到10个亿,在全省排第20名,成为小康县。

    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也为内丘的经济发展埋下了可持续发展的隐患。产业政策和环保的压力,让内丘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毅然决定对不合理的产业布局进行全面调整。

    一个焦化厂的纳税占全县财政收入近三成,两家水泥厂的纳税占全县财政收入半成,三家钢铁厂的纳税占全县财政收入五成。钢铁产业相继关停,钢铁去产能占到全市八成。今年,建滔全年限产一半,明年完成搬迁。这将影响内丘10多亿元的财政收入。

    大块头的企业带给内丘曾经的辉煌,但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近年来,内丘淘汰落后产能、调优产业结构,补齐县域经济发展短板,探索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在淘汰未来冶炼、顺达钢铁等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内丘县加快推进龙海钢铁转型升级。内丘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谷建华说,本着“产能换投资”的原则,由河北苗氏集团重整龙海钢铁,将现有钢铁产能向省外沿海临港地区整体搬迁,在县工业园区新建高端装备制造项目。

    经过11轮磋商,今年4月19日苗氏集团、澳柯玛与内丘签约,澳柯玛电动汽车生产基地正式落户内丘。项目开发建设警用、市政环卫改装车系列产品,研发建设工程类及其他类改装车系列产品,开发建设新能源物流车、乘用车、商用车等系列产品和高科技智能装备。项目完全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83亿元,纳税近6亿元。

    “从签约到试生产仅60多天,远远超过我们预料。”澳柯玛公司企业管理部负责人胡瑞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他们来办厂的主要原因。项目顺利投产的背后,是内丘对县域经济转型的决心。

    “破旧,是为了育新。培育新动能,归根到底要靠高质量项目来支撑。”内丘县主管招商和项目建设的副县长路阔如是说。

    招大引强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近两年,内丘将招商引资当做县域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家居、生物科技、中药材深加工等四大产业开展精准招商。

    今年以来,共签约引进重大招商项目10个,协议投资122.6亿元;正在跟踪洽谈招商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472.9亿元。

    由北京昕大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亿元,年产微生物添加剂5万吨。该项目去年6月30日开工建设,建设周期仅7个月,创造了邢台市历年来招商引资落地企业的三个最,即:签约落地开工最快,工程建设完成最快,投入生产运行最快。目前,该项目已竣工试生产。

    昕大洋集团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3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是国内专业从事农牧行业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发酵的研发、生产型企业。昕大洋集团年销售额达3亿元以上,海外市场酶制剂销售占国内出口份额的35%以上,年创汇2000万美元以上。今年6月份,企业已开始纳税。

    昕大洋主要生产酶制剂,可代替抗生素,是内丘旺族、东方希望等饲料厂家的上游产品。

    该项目科技含量高,产品绿色环保。公司生产的生物动保产品技术国内领先,其中超耐温酶制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能够有效降低畜禽排泄物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排放60%以上,大幅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并可减少饲料中抗生素和氧化锌使用50%以上,降低抗生素污染,保障动物食品安全。同时,生产的各种酶制剂和生物添加剂产品,可提高饲料利用率20%以上,节约粮食和饲料资源,增加养殖收益。

    招大引强,引进战略新兴产业落户内丘,是内丘县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

    他们依托青岛澳柯玛控股集团、河北苗氏集团,引进关联企业和项目,全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到2020年力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依托华乐智能锁研发生产、凡博拓普3D打印机、星辰木业、润达家居、润美家居等项目,对接引进智能家居产业项目,到2020年力争产值突破50亿元。

    依托北京昕大洋生物与微生物添加剂生产研发综合基地,与北京市饲料工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冀中药业、北京科为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入对接洽谈,共同建设北京生物科技产业内丘园区,构筑新的产业集群,到2020年力争产值突破50亿元;整合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扁鹊制药被山东孔圣堂重整后焕发新活力,大力推进安徽亳州康美扁鹊(内丘)中药材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落地,以中国道地药材邢枣仁为重点,开发高端中药保健功能产品,到2020年力争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生态优先迈向绿色强县

    “转型当然不只是工业,内丘思考的是整个经济结构转型这盘大棋。”路阔说,根据内丘实际情况,内丘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绿色工业强县、历史文化名县、中医康养古县、全域旅游盛县、生态支撑大县”发展理念,做好全县产业空间布局。

    围绕建设生态支撑大县,内丘县咬定“绿”字不放松,大力实施“林海”战略,2012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国家储备林、太行山绿化、果品基地、通道绿化等林业工程,完成植树造林30.71万亩,飞播造林16.5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廊道绿化1.5万亩,全县的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34%提升到42.5%,增长了8.5个百分点。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太行山绿化工程先进单位。

    内丘县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寒山等自然风光,有明长城、扁鹊庙等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近年来,内丘县立足县域特色旅游资源优势,高标准编制《内丘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打造了一批以自然风光、避暑度假为主题的自驾游,以扁鹊中医药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为主题的康养游,以休闲采摘体验为主题的乡村游,以特色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文化游等系列旅游精品线路。

    走进鹊山水世界大型室内水上乐园,湛蓝的冲浪池水、巨型的水上滑梯、海滨风情的水寨,吸引了大批前来避暑消夏的游客;运动风情旅游区的射击馆内,实弹射击区内冷灰的色调、50米开外绿色的人形靶、奥林匹克赛事专用靶道,吸引了很多有军警情结的游客。

    鹊山水世界位于内丘的南北大道东侧,这里属于丘陵荒岗地带,以往都是“靠天收”。内丘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柳东红说,便捷的交通为邢石大道沿线乡镇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带来了利好。除了眼前的鹊山水世界,自北向南,沿线已建成的还有果美山庄、万亩海棠基地、青山庄园等7个农旅融合项目,开发总面积已达4万多亩。

    以承办2017年全市旅发大会为契机,内丘在发展全域旅游上持续发力,近两年,先后打造了寒山、福寿山、鹊桥水乡、百果庄园、阿尔卡迪亚国际旅游度假区、邢白瓷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邢白瓷文化体验馆、小辛旺乡村旅游等一批精品旅游项目,打造全域旅游盛县。

    以“扁鹊”和“邢白瓷”两大文化名片,以及七夕文化、程子文化、张宾文化、郭巨孝文化、神码文化、李保国红色文化、气象文化等文化遗产,打造历史文化名县。

    围绕建设中医康养古县,内丘县以扁鹊庙为核心,以看病康养宜居为主题,实施总投资300亿元的扁鹊康养示范区项目,着力打造“全国中医根据地,古今扁鹊生活区”。

    发展方式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产业形态由传统产业向绿色新兴产业转变,发展动能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内丘县域经济发展正发生深刻的变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邢台网 官方微信
    邢台网 客户端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相关新闻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