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企业做“考官”问政“一把手”
本报讯(记者郭文静 通讯员倪丽敏于纪红)“企业招工难,怎么办?能否加强技能培训?”“如何解决企业用气气压不稳问题?”近日,在清河县“护航民营经济发展企业问政评议会”现场,县税务局、市场监管局等12家单位的“一把手”依次走上问政台,围绕企业发展中的难题,接受近百名企业代表的发问。
2个多小时的问政会,企业代表共提出各类问题20余个,“一把手”们直面问政调查,公开践诺。清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孙善凯表示,问政之后贵在落实,县纪委将对企业问题及单位承诺汇总整理,并建立追踪整改台账,责令各部门尽快落地见效。
精准服务,调研先行。“我们不能坐等问题发生了再去追责问责,必须主动出击,真正把企业的问题兜上来,倒逼部门去提速解决。”孙善凯说,自5月下旬起,该县纪委监察部门分成9个小组,深入全县107家企业和10个在建项目进行调研。他们将企业反映的问题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的形式一一记录,共收集环保、税务、招工、供热用气等6个方面的问题22个。
企业的“问题清单”就是政府的“任务清单”。之后,清河县第一时间召开此次企业问政会,让政府与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摆上台面”解决问题。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栾保磊表示,政府各部门业务能力强不强,服务水平高不高,服务态度好不好,通过问政会集中晾晒,群众心中一目了然。这对各单位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
这场问政会是该县转变干部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着力点和突破口。自今年1月份“树正气、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活动开展以来,清河县干部作风得到明显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县经济开发区出台服务企业发展的“38条”措施,全面推行“一窗受理”新模式,创造了60分钟取得营业执照的“清河速度”;县项目办推出从项目立项到投产达效的“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在政府履约和高效服务方面不断展现“清河作为”……截至目前,全县新增市场主体6711户,同比增长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