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带里的苗木去哪了
园林部门:移植到公园或街道,多举措确保苗木成活
本报讯 连日来,走在中兴大街等三条街道上,人们会看到,园林工人正对绿化带内的苗木进行移植。市民疑惑,苗木移植到哪里去了?绿化带移除后,街道绿量会减少吗?昨日,市园林部门就此问题进行了解答。
为缓解交通拥堵,本市将中兴大街、团结大街以及襄都路三条街道进行拓宽,移除分车带,改为机动车道。目前,襄都路、中兴大街已完成所有苗木的移植工作,团结大街也将于近日完成移植。团结大街上的红叶李移植到了市区的公园游园内绿化稀疏部位,襄都路上的高杆女贞以及中兴大街上的雪松,移植到街道、便道绿地后排,作为背景树。三条街道分车带内的月季、黄杨等花灌木及绿篱用于街道绿化稀疏及缺株断档部位的补植。
虽然对三条街道的绿化隔离带进行了移除,但根据三条街道的具体情况,在行道树下或是道路中心线上增加绿化带,使整条街道绿量不减,确保城市绿地率。以中兴大街为例,道路两侧的行道树下将种植大叶黄杨和金叶女贞等形成2米的绿化带。
据介绍,市园林局抽调专人组成技术组对苗木移植工作进行指导。在移植过程中,所有乔木起苗时带大土球,不损坏植物的根系,且所有的苗木当天起苗、当天种下。采取修剪,疏枝,喷水,喷施生根剂、蒸腾剂等措施,提升苗木成活率。
(本报记者 刘晓燕 通讯员 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