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上“黑匣子”把住工程质量关

    2018-03-01 09:00:06 星期四 来源:牛城晚报

    安上“黑匣子”把住工程质量关

    全市215个在建工程已留下可追溯质量痕迹

    本报讯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是百年大计,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市建设局引进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将“黑匣子”广泛应用到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并且能跟踪、检验每盘浇筑到建筑体内的预拌混凝土,动态监测混凝土生产流程,从源头把控了建筑材料的质量。

    所谓“黑匣子”即“混凝土质量追踪及动态监管系统”,是通过物联网技术串联将混凝土生产、浇筑、检测及验收等相对独立的环节进行串联监管的一套系统。由于其数据采集终端为一个黑色的盒子,被通俗地称为“黑匣子”系统。

    市建设局工作人员说,安装上“黑匣子”以后,利用“黑匣子”无线传输技术,可直接将采集投料数据直接上传至系统平台,确保混凝土严格按配合比生产。在混凝土试块植入RFID芯片及信息追踪技术,监理单位通过信息系统制作带

    有唯一身份识别码的芯片并植入试件,确保取样的可靠性。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本市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的先进经验,“黑匣子”将全市22家商混站、44条生产线纳入了监管范围,实现了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215个在建工程的350万立方米混凝土在系统内留下了从生产到使用全程可追溯的质量痕迹。

    (本报记者赵昊 通讯员 陈志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邢台网 官方微信
    邢台网 客户端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

    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

    相关新闻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