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敏 杨永丽)“贫困群众可以到北京免费学烹饪。”近日,巨鹿县职教中心联合北京昌平职业学校的培训班打出这样的口号后,在新年度招生第一天便出现火爆场面。
“这并不意外。”在招生现场,巨鹿县职教中心教师薄群峰表示,“去年的46名学员在北京顺利就业是最好的广告。”
为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巨鹿县牵手北京的职业学校,免费为农村贫困群众开展厨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去年,首批46名农村贫困男青年经过6个月的免费技能培训,已获得全国通用厨师证书,并全部在北京就业,实习期月平均工资达4000元。
这是巨鹿与昌平两地发挥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开展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去年以来,巨鹿县将引进的京津项目与扶贫产业相结合、与贫困群众增收相结合,聚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食品加工、设施农业、畜牧养殖、职业培训被确定为该县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4个精准扶贫对接点。
“我们依托自己的优势产业,正借力京津向着小康目标努力奔跑。”县扶贫办主任程蕴昭介绍,巨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共有贫困人口3.5万人。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该县加快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力争通过项目扶持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在推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该县围绕自身产业优势,结合困难群众实际需求,引进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实现增收。他们依托北京荣迁食材研发生产及全国配送中心项目,建设1万吨农产品的冷库,开展红杏、枸杞、秋葵、鲜玉米等农产品收储,全部由北京新发地菜篮子公司包销。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种植基地3000亩,带动1300户贫困群众增收。
该县依托北京新发地葡萄产业园项目,带动高端果品种植。产业园占地4000亩,引进最先进的美国无核葡萄品种——克瑞森。采用“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运行,由公司提供技术,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每亩年纯收入达3万元。目前,已与500余户群众签订种植协议,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近400户。依托北京福兴家和20万只肉羊项目,带动养殖产业发展。采取“公司+农户”模式,为贫困群众提供肉羊代养服务,通过提供技术、资金、市场等保障,降低贫困群众的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收益。
与此同时,该县还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在何寨村的草莓大棚,记者看到一颗颗泛红的草莓从绿叶间探出头来,煞是喜人。“这是从北京昌平引进的红颜草莓新品种。”河北博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邵乐义说,借力北京昌平在采摘农业上的成果、技术、管理经验,提升巨鹿产业扶贫的水平。
说起村里建大棚的收益,正在棚里干活的何寨村农民牛俊华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去年12月,他与河北博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将全家3口人的9000元扶贫资金入股博胜企业,每年拿到10%的股金;从去年秋天开始,他在草莓大棚里打工,每天拿到60至80元的工资;他家的3亩耕地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给企业,也是一笔稳定的收入,牛俊华成为拿股金、收租金、挣薪金的“三金”农民。
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扶贫补贴资金,如何用好这笔资金,该县探索“扶贫款入股、贫困户分红”机制,采用“股金+薪金+租金”的模式,将扶贫款作为本金入股引进的农业企业,每年可获得不低于股金10%的分红。
该县还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扶贫项目进行重点帮扶,实行了“四个一”项目责任制度:即“一名县领导、带领一个责任单位、协调一批职能部门、服务一个项目”,加快项目的建设进度。同时,政策进行倾斜。该县在项目用地、资金争取、人才引进等7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特别是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积极整合、统筹安排各类涉农资金及项目,全力加快扶贫项目的建设。
“加快扶贫开发是一项硬任务,我们要坚持扶贫开发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举,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发力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县委书记孙保祥说,今年底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6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手机扫一扫
关注邢台网-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稿件来源 - 邢台网 "。未标明 " 稿件来源—邢台网 "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网站,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