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县崛起光明产业园

2017-04-18 07:27:26 星期二 来源: 邢台日报

以区域黏性促生项目集群式投建——

临西县崛起光明产业园

本报记者宋国强通讯员张玉坤 何连斌

4月11日,总投资5亿元的临西县光明河北包装生产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基建工程进入扫尾阶段。从食用菌一期项目、二期项目到配套包装项目,随着光明集团一连串项目的投建,临西县光明河北产业园雏形初现。

从一个项目到一片园区,光明集团项目在临西县出现集群式投建,其背后的支撑力量是什么?

多年来,临西县农业大而不强,工业产业相对单一,新兴产业更是寥寥。项目突破,成为临西加快转型的切入点。

“这是改变临西产业结构的重大契机!”2014年6月,在获悉光明集团将在北方布局食用菌生产基地的信息后,临西县迅即成立招商小分队,飞赴上海与光明集团接洽联系。此后,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带队赴沪,先后10次登门拜访,并在临西为企业量身打造落户基础条件——

寒冬里,350米水渠,7个昼夜夯实填平——临西人有决心!

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办结的土地审批手续,通过“守候”方式一周内代办完成——临西人有韧性!

企业员工回驻地打不着车,临西人主动邀请搭车并婉拒“车费”——临西人有热情!

临西,以自己特有的态度,赢得了光明集团的信赖。

2015年4月,光明食用菌一期项目在临西开建,当年9月投产,年底实现销售利润700多万元,在同行业创造出全国单体最大、装备水平最高、投资力度最强、建设时间最短的“光明速度”。

“临西态度决定了光明速度。”光明食用菌项目负责人王健说,他每次回集团总部,总爱推介临西的投资环境——临西县地处京津冀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原经济区三者的黄金交汇点,交通便利,可辐射周边的6个省会和26个地级市,便于进一步发展物流、开拓市场;临西作为农业县,是玉米秸秆、麦麸、木屑等食用菌生长原料的主产区,就地取材,每吨至少节省运输成本600元;临西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全国著名劳模吕玉兰的故乡,民风淳朴、人文环境好。“临西是光明食用菌成长的沃土!”王健说。

随后投建的光明集团食用菌二期项目很快投产。目前,临西县光明集团食用菌工厂年产金针菇、白玉菇、蟹味菇等食用菌鲜品6万余吨,构建起以“农业顶尖、工业智能、供给高端”为主要标志的“菌菇王国”,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出口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还为临西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带动全县6000多农户实现增收。

在进一步的合作中,临西县被光明集团作为立足华北、布局全国的战略投资首选地和项目建设桥头堡。上海光明集团董事长是明芳亲临临西考察并拍板,优先把集团最好的产品、最好的资源、最好的项目放在临西,加快形成当地的光明产业集群架构。

光明食品集团和临西县围绕打造投资百亿、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光明河北产业园,对10多个、总投资近百亿的项目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包括现代农业观光园、菌菇研发中心、食用菌深加工、光明科技孵化园等。其中,总投资20亿元的生猪养殖项目,土地清表等前期筹备工作全部完成,即将开建;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等配套项目将加速跟进。

光明河北产业园开始在临西崛起。

“布局临西,就是布局了光明集团的未来。”光明集团负责人如是说。

“选择光明项目,就是选择了临西的未来。”临西县委书记王海军说。

手机扫一扫

关注邢台网-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稿件来源 - 邢台网 "。未标明 " 稿件来源—邢台网 "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网站,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广告加载中...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