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京津着力打造承接平台

2017-03-28 08:44:36 星期二 来源: 邢台日报

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高敏

“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承接园区,各级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区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明确功能定位,完善提升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

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对“着力打造承接平台和产业园区”作出的具体部署,引发了代表的强烈共鸣。威县高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高长英代表说:“推动协同发展,打造项目承接平台是关键。威县以园区为抓手,搭建起合作的平台,与北京顺义区共建的威县·顺义产业园,已有6家企业首批签约入驻。北京嘉寓威县基地、北汽威县基地项目已建成投产。曲美股份智能家具、顺美服饰高档服装等一批大项目正在洽谈。产业园已成为威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产业聚集的主要平台。”

我市与京津合作共建园区取得丰硕成果。市开发区引入建设通州·邢台产业园孵化基地,沙河经济开发区引入建设沙河·房山产业园,广宗引入建设广宗·良乡产业园,巨鹿引入建设巨鹿·昌平产业园等一批共建园区,目前合作共建园区已有多个项目入驻,已成为助推协同发展的平台基地。

“谋划好、建设好承接发展的平台,协同发展就有了抓手。”市商务局(粮食局)党组书记赵雪峰代表说,在这一环节中,要深化开发区机制体制改革,通过深入落实机构编制、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平台建设等,为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增添活力、创造条件、夯实保障。他认为,一个好的平台,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应当加快推进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双创平台的“新九通一平”建设,顺应转型升级需要,从产业服务平台向创新发展平台延伸。

“没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客商不会来,来了也留不住。”内丘县柳林镇党委书记董亮代表说,在完善园区基础功能的同时,还要在改善投资软环境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下大力气解决好项目落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为招商项目提供快捷、高效的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经济转型、动能转化,归根结底要落实到项目建设上、落实到开放招商上。”赵雪峰代表认为,当前我市单体项目整体偏小,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低耗绿色的精品项目少。而这恰恰是京津最大优势。因此,应充分借助京津各种科技创新资源,以高科技产业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为招商重点,侧重引进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到我市孵化转化,推动我市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高端优质项目的引入,不但能扩大经济总量,更能带动整个产业向纵深发展。”董亮代表说,在招商中,他们力求准确掌握京津疏解的产业,比对分析自身基础和优势,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加强与京津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的联系,就两地产业转移、高科技成果转化探讨合作,开展定向招商。

手机扫一扫

关注邢台网-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稿件来源 - 邢台网 "。未标明 " 稿件来源—邢台网 "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网站,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广告加载中...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