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荒山上的这片绿,再苦再累也值得”

2017-03-10 08:11:56 星期五 来源: 牛城晚报

曾经年收入20万元的羊倌把羊都卖了,干起了护林员的“苦差事”

“守住荒山上的这片绿,再苦再累也值得”

进入春季,到西部山区踏青旅游的人多了,太子井乡的护林员张爱林也随之感到压力倍增。他每天骑行200多公里,中午饿了吃个馒头就口矿泉水,奔波在巡山护林路上,只为守住好不容易成活的8000多亩柏树林,还荒山一片绿。

本报记者 冀文龙 文/图

每天骑行200多公里中午吃馒头就矿泉水

张爱林(穿马甲者)和郝景香护林团队

3月9日早上6点,天蒙蒙亮,邢台县太子井乡的护林员张爱林从家出发,带上馒头和矿泉水,拿着小型灭火工具,骑着摩托车开始了一天的巡山护林工作。

开车行走在邢汾高速公路上,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两侧浅山丘陵上成行的小柏树引人注目,犹如给荒山披上了一层绿装。

张爱林守护着的,就是太子井乡境内邢左公路、邢汾高速两侧的8000多亩柏树林。经过两年时间成长,这些小柏树有的从50多厘米快长到1米高。

张爱林每天大约骑摩托要走200

多公里路,摩托车到不了的地方,他就步行沿羊肠小道上山,直到每一处林子都巡视到他才放心。

从早上6点一直到晚上7点,中午饿了就吃几个凉馒头喝点矿泉水。这样的巡山工作枯燥而乏味,但张爱林却说:“我叫张爱林,你从我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我和这片柏树林多有缘。”

进入春季,又到了山区林场火灾的高发季节。张爱林直言,最近一段时间心里压力特别大,“我对这片林子非常重视,特别害怕失火。如果一旦失火,辛辛苦苦栽下的树苗就毁了,你说多可惜。做一名护林员,除了缘分还要有一份责任心。”

卖掉所有羊当护林员只为守护这一片绿树

去过太子井乡的人都知道,虽然太子井乡有个“井”字,却是个干旱少雨的地方,没水周边还全是荒山,当地人说,要在这里种活树,就好比“猴嘴里掏枣、沙漠里种草”。

可就在2014年,郝景香偏偏不信这个邪,要把石头岗变绿。经过无数次实验,郝景香探索出了郝氏造林法,树苗成活率在98%以上。

如今太子井乡周边的山上,总共栽了8000多亩柏树,也让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树是种活了,可没人管也不行。郝景香自己掏钱组建了护林队,张爱林是加入这只护林队的第一人。

“3年前,郝景香带着大家种活了这些柏树苗,作为参与者,我见证了其中的艰辛。周边的大山都是石灰岩地质,土少石头多,这片树林来之不易,不好好保护怎么行。”张爱林说。

张爱林最初家里养了300多只羊,几乎每天都会放羊上山吃草,最多的时候一年能收入20万,可如今在护林队一天的工资是110元。

这笔账恐怕多数人都觉得不合算,可张爱林却说:“我刚开始也是想不通,后来我看国家的形势都是保护生态,咱们老百姓也得认识到这个。上山放羊毁林毁绿,看着处处荒山,我这心里头也不好受。这才下决心当护林员,守护这一片绿树,保护这好不容易改善的生态环境。”

树林自从有人管了火情数量逐年减少

“浅山上的树木,一怕火,二怕羊。郝景香用我当护林员其实还有个目的。因为我和我爹都是放羊的,太子井这边所有放羊的我都熟。”张爱林说,现在别的放羊的到这来,碍于情面,也就不愿意再往山上放羊了。

说起火情,就在3月8日下午,张爱林巡山途中发现山上有一处冒起了浓烟,赶到现场时,山上的杂草引燃了树苗,多亏张爱林及时发现,和乡村赶来的同志一起将火扑灭。

可看着过火面积近1亩地的树林毁了,张爱林十分懊恼又自责:“咱们这么辛苦费这么大劲儿种活的树毁了,怎能不让人心疼。”

不过有了张爱林这名尽职尽责护林员的保护和带动,两年多的时间,太子井乡的火情数量逐年减少,“现在一年十几起火情,相比之前一年的三四十起,村民的生态意识在不断增强。”

望着一排排的柏树苗,张爱林动情地说:“这片树林就跟咱自己的孩子一样,别人要欺负自家孩子换谁也不干吧,道理是一样的。你看我们的树长得多好,万一有个火什么的在我们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鸡年我也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就是要守住大山里的这片绿树,再苦再累也值得!”张爱林说。

手机扫一扫

关注邢台网-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稿件来源 - 邢台网 "。未标明 " 稿件来源—邢台网 "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网站,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广告加载中...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