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里的扶贫日志

2017-02-03 08:55:27 星期五 来源:邢台日报

本报记者 宋国强

“117户364人脱贫摘帽,成果可喜!”

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一19时,从广宗县赵伏城村回来,市妇联干部张卉径直钻进里屋,开写当天的扶贫日志。

赵伏城村是市妇联对口扶贫点。这个大年初一,市妇联主席陈冰率扶贫工作队和市女企业家协会、市传统文化协会、女德学堂、荣格传统文化培训基地的部分同志,赶到广宗县赵伏城村拜大年,给老人送上新春大蛋糕,给儿童送上棉衣棉袜,给全村贫困户送上脱贫致富新希望。

2015年底,赵伏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375人。过去一年,赵伏城村的贫困户身上,凝聚了市妇联干部的无限牵挂。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卉感受深深。

她忘不了村民李素卿的那封信。

“市妇联,解困难,给希望,送光明。”李素卿在给市妇联的信中说。

李素卿爱人脑溢血后,成了植物人;李素卿自己高血压,也要经常用药。儿子正上中学,家中全靠她种几亩地支撑。困窘的生活,一度让她失去信心。

驻村干部主动走进她的生活,宽慰她,鼓励她,并及时将她的情况向单位汇报。陈冰亲自过问,并通过妇联系统帮她申请了创业项目资金。在家门口打竹帘,每天就可收入几十元。李素卿重新拾起生活信心。

“争取省级贫困单亲母亲项目资金5万元;省级示范妇女之家项目10万元;女企业家协会‘结穷亲’配套捐赠5万元……市妇联统筹协调各类帮扶资金累计25万元。建立打竹帘和自行车零件加工点各一个,带动50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张卉在日志中记下扶贫的直接成果。

让张卉难忘的,还有村民们的精气神。

大年初一这天,赵伏城村的乡亲们,用欢快的舞蹈,迎接市妇联的亲人们。

过去一年,市妇联把辅智、扶志,树德、立魂,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4月21日,组织村民代表到威县孙家寨参观学习孝亲饺子宴;5月25日,村母亲教育讲堂开讲;10月18日,村‘百善孝为先’道德讲堂开讲……”张卉在日志里回顾了去年市妇联在赵伏城村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情况。

去年,赵伏城村20名大讲堂优秀学员成为优良村风建设的带头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生活环境明显改善,10名妇女在全乡广场舞大赛中脱颖而出。大年初一,少先队员赵琪琪代表全村儿童,给陈冰戴上红领巾,深深敬了一礼:“感谢市妇联,不忘陈妈妈。”

赵伏城村变了!所有这些变化,都化成一行又一行的扶贫日志。

“先吃饭吧!”已经到了晚上21时了,家人在客厅再次催促。张卉口里应着,赶紧写下并不算结尾的一行字——

“贫困人口除自然死亡4人,还有5户7人待脱贫。新一年,还需‘闻鸡起舞’加油干!”

手机扫一扫

关注邢台网-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稿件来源 - 邢台网 "。未标明 " 稿件来源—邢台网 "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网站,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广告加载中...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