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蒸馒头……】
俗话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在咱们邢台,腊月二十八九,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蒸几锅香喷喷的大白馒头,寓意新的一年生活蒸蒸日上。
今天,记者就带您走进邢台县西黄村南小庄村,看看村民怎样蒸出真正的纯手工碱面馒头,感受浓浓亲情。
屉。”孔金花说。
馒头凝聚浓浓亲情
山里人蒸馒头,用的是灶火。东屋靠墙角的地方,是一口大铁锅,铁锅上面是四个大笼屉。郭光卓抱来了一捆捆柴火。“每年蒸馒头,我负责烧火,这差事好,暖和。”郭光卓介绍,一双儿女都在邢台市落了户,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打电话来,说市场上买的馒头太暄,还是家里的馒头筋道。只要接了孩子的电话,无论老两口有多忙,都会给孩子蒸上一锅馒头,分两份送到市区去。
25分钟过去了,郭光卓一声招呼,热气腾腾中,笼屉被抬到了院子里,此时的农家院满是麦香味。
孔金花哈着手,将馒头从笼屉又放在了箅子上。“快,跟孩子们打电话,说馒头都蒸好了,快回来吃吧!”郭光卓忙催促道。
“心急啥?!”孔金花笑着嗔怪道,但记者分明看到浓浓的爱意就写在她的脸上。
新春
揉面讲究“三光”
年关将近,西黄村南小庄村家家户户的门前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上午8点,邻居们陆续赶到村主任孔金花家里。
“俺家过年蒸馒头时,金花光来帮忙,今天她家蒸馒头,俺也得搭把手。”邻居于合珍说。
孔金花将一盆发面从里屋端出来。“嘿,看看这面发的真好!”邻居郭雪芹介绍,蒸馒头的前一天晚上就要发面,她们发面时用的是之前蒸馒头留下的一块面,加水、掺面、搅拌,然后放置一晚等待发酵。
“面与碱也有一定配比,碱放多了,蒸出的馒头又黄又硬,碱放少了馒头发酸。”孔金花说,一般来讲,一升面粉配一小酒杯的碱水。接着是兑面。“冬天天冷,一般按照1:1的量兑入,即一斤发面兑一升面粉,或者再稍微多一些。”村民介绍。
几经揉搓,面团逐渐成型。“在面盆里,如果手光、面光、盆光的话,面就和好了。”孔金花说。
蒸馍手艺大比拼
将揉好的一块面团,搓成长条,然后揪出剂子。孔金花拿出一块剂子,先在案板上揉搓,捏住口,捧在手,双手翻动,面团滚动,分分钟,光溜溜的馒头被放在了箅子上。
“可以蒸几个枣花!”众邻居中不知谁提议。“好啊!小外孙最喜欢枣花了。”孔金花说。
这时,再看众人,用刀切、筷子夹、手捏,各显身手,有的做出了“石榴”,有的做成了“蒜瓣”,有的做成了“牡丹花”……不多时,80个馒头制作完成。
“蒸馒头不能着急,馒头团需要醒上一个多小时才能上笼
手机扫一扫
关注邢台网-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稿件来源 - 邢台网 "。未标明 " 稿件来源—邢台网 "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网站,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