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服务成就“晶澳速度”

2016-05-27 08:12:36 星期五 来源:邢台网—邢台日报

172天建成全球单体最大、全国自动化程度最高、全行业产品转换率最高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基地

5月17日,市开发区晶澳(邢台)太阳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随着设备高速运转,本月将达到月产125兆瓦的规划产能。这便是全球单体最大、全国自动化程度最高、全行业产品转换率最高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基地。

该项目建设工期仅有短短172天。“我们在全球有9个生产基地,这样的建设速度很少见。”该公司综合部经理侯振岭说。

正是市开发区上下发扬工匠精神,把服务做到极致,才成就了“晶澳速度”。

盯办服务——

自项目签约之日起,便有专人负责,随时代办手续,随时解决问题,3个月达到开工条件

“自从我们到开发区考察完以后,区项目办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迅速组织工商分局、规划分局、经济局等相关部门前往宁晋县晶澳总部,与我们主动对接。”晶澳(邢台)太阳能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侯振岭说,按照项目快速推进机制的要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所需办理的前期手续及办理流程,并准备了资料模板,让晶澳团队一目了然,精准准备资料。

晶澳团队到达开发区后,区项目办派业务骨干吴建磊入驻晶澳项目部协同办公,为其办理外资核准批复、安全许可证、环评手续、营业执照等前期手续。为了体现开发区的优质服务,区项目办还主动为其申请供水、供电手续,由于申请供水、供电手续时间较长,工作人员多次到供水公司和供电局进行深入沟通、催办,确保项目开工前通水、通电。

按照计划,项目应于去年9月初开工。然而,到当年8月下旬,场地内还有一条高压线未迁移。高压线迁移需提前两个星期申请断电,断电期间要接通新的高压线,保证下游用户用电。“就在断电前一天,准备铺设新的高压线时,施工队与城管部门发生分歧。”吴建磊说,倘若断电时无法接通新的高压线,就要重新申请断电,又要等两个星期。

“如果等部门之间协调好,恐怕就要影响工期。”吴建磊说,他们一边协调现场先行迁移绿化植物,一边催促部门之间加快协调,终于在当天天黑前接通了新的高压线。

项目自签约之日起便有专人盯办,有问题随时解决,手续及时代办。全程保姆式服务使晶澳项目从签订入区协议到进场开工,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

贴心服务——

项目单位不用与被拆迁群众接触,区镇干部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20天完成征地拆迁任务

晶澳项目位于后楼下、西楼下社区,区域内有658个坟头,必须在一个月内全部迁走。“迁坟是拆迁工作中的硬骨头,最难啃。”镇长陈军书说,必须尊重群众意愿,尊重风俗民情。处理不好,就会伤害群众的感情。为此,区里包村干部和镇干部全部住镇,集中精力、攻难克艰,一天两调度——早8点碰头安排,下午6点碰头汇报。

“迁坟时,工作人员都向逝者鞠躬,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陈军书说,群众选好坟地后,镇干部还帮群众联系质优价廉的棺木,让群众少跑腿。

征地拆迁期间,王快镇领导干部从未休过节假日,全天候到群众家做工作,到项目现场帮助清运、搬迁物品。后楼下社区一位居民经营的停车场就在晶澳项目区域内。“镇干部天天来家里了解情况,还帮俺洽谈好新场地,我很满意。”这位居民由衷地说。

社区的党员干部更是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前楼下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胜敏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几乎药不离身。尽管如此,在征地拆迁工作中,他每天都忙到深夜。由于劳累,1个月内体重降了22斤。

在区、镇、社区干部通力合作下,20天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与被拆迁群众打交道,是企业最头疼的事。”晶澳(邢台)太阳能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商永波说,开发区全部包揽了拆迁工作。“服务很贴心啊!”

超前服务——

项目竣工前,市开发区未雨绸缪,帮助企业招工引才,保证项目顺利投产

晶澳(邢台)太阳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王景芹对当地情况不熟悉,最担心工程竣工前招不够工。区人社局未雨绸缪,提前帮助企业招工引才,让他松了一口气。

早在去年9月,区人社局就开始联系各镇、街道办事处人社管理员,先掌握各村待业青年、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后,亲自带王景芹到各村招工。随后,又帮助王景芹与邢台学院等5所高等院校取得联系,招聘技术、操作等专业人才。春节前,还为晶澳召开了专场招聘会。

王景芹记得很清楚,去年12月底的一天,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区人社局局长江润民带领几名工作人员赶到公司,现场讲解社会保险政策及办理流程。

今年春节前,晶澳的招工工作圆满完成。

“现在,项目已经投产了,区人社局领导还不断打电话询问用工情况,服务真是周到啊!”王景芹感激地说。

邢台基地是晶澳公司第八大生产基地,加上正在筹建的张家口基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九大生产基地,产业链条覆盖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下游电站业务。

“目前,晶澳邢台基地的8条生产线都开足马力生产,今年的订单已经排满,能为总公司增加1/6的产能。”王景芹难掩内心的喜悦。

市开发区在全区叫响“开工才是硬道理”口号,提倡发扬工匠精神,视项目为生命、视投资者为上帝,把服务做到极致,他们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随叫随到,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版权所有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稿件来源 - 邢台网 "。未标明 " 稿件来源—邢台网 "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网站,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广告加载中...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