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时间收到高校毕业生捐物10万多件
本周起 , 这些衣物和书籍将分批送到困难户家中
本报讯 又是一年毕业季,大四毕业生带不走的旧衣物和书籍怎么处理?本报联合市公益服务协会发起的“毕业季留下爱”旧物捐赠活动,各高校大学毕业生参与热情很高,6天时间捐物10万多件。上周六、周日两天,市公益服务协会的志愿者们顶着烈日整理衣物,本周起,这些衣物和书籍将分批送到困难户家中。
毕业离校前再捐3万件
“毕业生们参与热情太高了,我们的学生自管会办公室又装满了。”7月4日下午,邢台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大一学生冉冰倩打来热线电话说,即将离校的师哥师姐们又捐了不少衣物,大概有3万多件。
牛城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衣服、暖壶、被子、电热毯等各种家什,在宿舍楼前摆了一大片,冉冰倩和几个同学正在将物品打包的同时,还有学生前来捐赠。
“这些衣服都洗了,鞋也是刷过的,送到贫困山区后,那里的人可以直接穿。”法政历史系大四学生张华菁看到大家正在装车,赶紧跑过来捐了一堆衣物,这是她第二次前来捐赠。她说,以往师兄、师姐们毕业时,学校宿舍楼下被丢弃的废旧衣物、文具堆成了堆,不仅资源浪费,还污染了母校的容颜,这次活动不但避免浪费还能帮忙他人,可谓是一举两得。“考试完之后,我跟宿舍的姐妹又整理出一批东西,送给需要的人吧。”
从县里赶来整理衣物
随后,记者来到不远处的“春蕾辅导学校”提供的一处物品存放点,市公益服务协会的40多名志愿者,正在对大学毕业生们捐赠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打包。
志愿者孙彬撑着袋子,张宏伟将鞋子清理干净后放进袋子,两人配合默契;靳国彬和几个小伙子正将物品打包,拉进库房。当天天气很热,汗水浸湿了大家的衣衫,但他们都没有顾及。
7月4日7点40分,刘雪委、朱路燕、申杰三名志愿者从沙河出发,前来整理衣物。黄亮英的父亲正在住院,听说当日整理衣物的消息后,将父亲托付给老公照顾,8点30分准时来到物品存放点整理物品。“从加入市公益服务协会起,每次志愿者服务活动我都会参加,这次也不能例外,得帮着干点活儿。”黄亮英说。
现场,刚升入高中三年级的于仲霞正在叠放衣服,她说:“我以后上了大学,也会像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毕业时将拿不回家的家什捐赠出来,送给需要的人。”
首批衣物本周末送出
“听说要整理物品,志愿者们从沙河、内丘等地赶来,经过两天的努力,这个存放点的物品已经整理完毕,首批衣物将于本周末送出。”市公益服务协会相关负责人韩林璋介绍,7月11日、12日两天,志愿者们会分成两组,将物品分别送往内丘县南赛乡、任县邢家湾镇。
“下周起,我们会组织志愿者整理另一处物品存放点的家什,衣物会分批送到广宗县、邢台县的困难户家中,大学毕业生们捐赠的书籍将送往农村书屋。”韩林璋说。
(本报记者 刘晓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