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送考的“熟人”
一个人的公益之路
![](//www.lara-s.com/xt/attachement/jpg/site1/20150701/8c89a578b52816fd886206.jpg)
任永利(左)向单亲女孩赵争(化名)奶奶送去慰问品。
提示
昨日中午,雨后牛城尚未放晴,穿过泥泞街巷,任永利来到了单亲女孩赵争(化名)家中,送来慰问品,以及关心。5年前,这个80后小伙踏上公益之路。5年来,他自掏腰包帮扶贫困儿童,年年参加“爱心送考”……在公益之路上,他执着前行。
■本报记者 尹彩红 文/图
憾事:没能完成学业
身体微胖,笑声爽朗,33岁的任永利明显比同龄人成熟很多。
5年前,他参加本报“爱心送考”活动。自此后,在公益道路上,小伙子再也没有停下脚步。
5年间,他不但多次前往山区为贫困儿童送衣物,还为敬老院老人送轮椅,就连“世界献血者日”, 他也不忘走上街头的采血车,无偿献血……
谈及这一切,任永利向记者说起了自身的经历。
任永利家住开发区火炬街道办事处西梁庄,父母都是农民。小时候,老实憨厚的父母整日忙于农活儿,根本无暇看管他与哥哥。
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加上家庭条件差,初中毕业后,哥俩相继辍学。
文凭不高,找工作处处受限。“没文化,真可怕!”自此后,求学成了任永利心中唯一愿望。以至于多年以后,他参加成人高考,争取到了再次学习的机会。
正因为有了这段经历,所以每逢听说谁家孩子因贫困读不起书时,任永利的内心便隐隐作痛,真心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送考:开启爱心之路
2010年,阅读牛城晚报时,任永利得知高考期间司机可以参与“爱心送考”活动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驾着自家车,将考生从家门口拉到考场外,学生及家长声声道谢让任永利内心涌起从未有的幸福感。也正是从那时起,年年参与“爱心送考”活动成了他的习惯。
去年6月份,任永利带领工人在邯郸施工,可他心里却惦着爱心送考的事儿。不但早早报了名,考试前一天下午,他更是推掉所有事情,匆匆从邯郸赶回邢台。
“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我用自己的爱心送他们一程,相信将来这些考生也会将这种温暖传递。”任永利坚信,无论彼此认不认识,在特殊时刻,只要你力所能及伸出友爱之手,你的世界也将是一片温暖。
任永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开始,他开始有意识地资助一些贫困儿童。自掏腰包2000元为开发区赵麻村孩子买来书包、文具,定期看望单亲女孩赵争。
“希望孩子们不要因为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接下来,我想固定资助几名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昨日,面对记者,任永利表达了如此想法。
旅程:一个人的公益
这么些年来,任永利总是力所能及地做公益。然而起初,妻子很不理解。
原来,任永利自己都没有固定工作,平日就在建筑工地上揽些小活儿,收入很不稳定。
一次,妻子想给儿子报跆拳道的培训班,因为嫌学费贵,任永利劝说妻子放弃。妻子埋怨说:“关心别人的孩子有钱,轮到自家的孩子就舍不得?”
此时,任永利并没有着急,而是耐心劝解。生气归生气,可渐渐地,妻子看到得到丈夫帮助的人越来越多,换来大家一致的赞叹声,她渐渐地开始支持丈夫的举动。
“其实,有时候你的热心也会被误解。”攀谈中,任永利介绍,4年前的正月初二晚上,在桥西公园东街,一辆越野车与摩托车相撞。事故中,三人不同程度受伤。任永利正好开车路过现场。二话不说,他将双方当事人一起送到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进行医治。不料想,当事人家属由于误解,来到医院就对任永利一顿指责。
“好在事故双方都在,要不真说不清了。”“那么,遇到类似事情你还会出手相助吗?”记者问。“当然,不能因为一时误会就退缩。”任永利说。
正是因为任永利多年付出,2014年7月,他被邢台市委宣传部文明办评为“邢台好人”。2015年1月被邢台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网信办评为“感动邢台”2014年度网络人物。
青年寄语
做公益,不是一件简单之事,特别是“一个人在战斗”。当然,任永利乐在其中。
从最初的不被家人理解,到现在逐渐走上正轨,坚持,是他难能可贵的地方。
难的不是做一件好事,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