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邢台网>>邢网新闻>>邢台民生>>正文
xtrb1
一个人的公益之路
www.lara-s.com 2015-07-01 09:31:42 星期三 本文来源: 邢台网-牛城晚报

爱心送考的“熟人”

一个人的公益之路

任永利(左)向单亲女孩赵争(化名)奶奶送去慰问品。

提示

昨日中午,雨后牛城尚未放晴,穿过泥泞街巷,任永利来到了单亲女孩赵争(化名)家中,送来慰问品,以及关心。5年前,这个80后小伙踏上公益之路。5年来,他自掏腰包帮扶贫困儿童,年年参加“爱心送考”……在公益之路上,他执着前行。

■本报记者 尹彩红 文/图

憾事:没能完成学业

身体微胖,笑声爽朗,33岁的任永利明显比同龄人成熟很多。

5年前,他参加本报“爱心送考”活动。自此后,在公益道路上,小伙子再也没有停下脚步。

5年间,他不但多次前往山区为贫困儿童送衣物,还为敬老院老人送轮椅,就连“世界献血者日”, 他也不忘走上街头的采血车,无偿献血……

谈及这一切,任永利向记者说起了自身的经历。

任永利家住开发区火炬街道办事处西梁庄,父母都是农民。小时候,老实憨厚的父母整日忙于农活儿,根本无暇看管他与哥哥。

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加上家庭条件差,初中毕业后,哥俩相继辍学。

文凭不高,找工作处处受限。“没文化,真可怕!”自此后,求学成了任永利心中唯一愿望。以至于多年以后,他参加成人高考,争取到了再次学习的机会。

正因为有了这段经历,所以每逢听说谁家孩子因贫困读不起书时,任永利的内心便隐隐作痛,真心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送考:开启爱心之路

2010年,阅读牛城晚报时,任永利得知高考期间司机可以参与“爱心送考”活动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驾着自家车,将考生从家门口拉到考场外,学生及家长声声道谢让任永利内心涌起从未有的幸福感。也正是从那时起,年年参与“爱心送考”活动成了他的习惯。

去年6月份,任永利带领工人在邯郸施工,可他心里却惦着爱心送考的事儿。不但早早报了名,考试前一天下午,他更是推掉所有事情,匆匆从邯郸赶回邢台。

“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我用自己的爱心送他们一程,相信将来这些考生也会将这种温暖传递。”任永利坚信,无论彼此认不认识,在特殊时刻,只要你力所能及伸出友爱之手,你的世界也将是一片温暖。

任永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开始,他开始有意识地资助一些贫困儿童。自掏腰包2000元为开发区赵麻村孩子买来书包、文具,定期看望单亲女孩赵争。

“希望孩子们不要因为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接下来,我想固定资助几名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昨日,面对记者,任永利表达了如此想法。

旅程:一个人的公益

这么些年来,任永利总是力所能及地做公益。然而起初,妻子很不理解。

原来,任永利自己都没有固定工作,平日就在建筑工地上揽些小活儿,收入很不稳定。

一次,妻子想给儿子报跆拳道的培训班,因为嫌学费贵,任永利劝说妻子放弃。妻子埋怨说:“关心别人的孩子有钱,轮到自家的孩子就舍不得?”

此时,任永利并没有着急,而是耐心劝解。生气归生气,可渐渐地,妻子看到得到丈夫帮助的人越来越多,换来大家一致的赞叹声,她渐渐地开始支持丈夫的举动。

“其实,有时候你的热心也会被误解。”攀谈中,任永利介绍,4年前的正月初二晚上,在桥西公园东街,一辆越野车与摩托车相撞。事故中,三人不同程度受伤。任永利正好开车路过现场。二话不说,他将双方当事人一起送到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进行医治。不料想,当事人家属由于误解,来到医院就对任永利一顿指责。

“好在事故双方都在,要不真说不清了。”“那么,遇到类似事情你还会出手相助吗?”记者问。“当然,不能因为一时误会就退缩。”任永利说。

正是因为任永利多年付出,2014年7月,他被邢台市委宣传部文明办评为“邢台好人”。2015年1月被邢台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网信办评为“感动邢台”2014年度网络人物。

青年寄语

做公益,不是一件简单之事,特别是“一个人在战斗”。当然,任永利乐在其中。

从最初的不被家人理解,到现在逐渐走上正轨,坚持,是他难能可贵的地方。

难的不是做一件好事,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请关注邢台网官方微信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 邢台日报、牛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邢台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稿件来源—邢台网”。未标明“稿件来源—邢台网”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网站,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邢台要闻 >>>更多
邢台民生 >>>更多



网·








广告加载中...
广告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