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
新华社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聚焦时代课题、擘画宏伟蓝图,鲜明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淬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不断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循大道,至万里——“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常常引用的古语。
2012年11月,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刚刚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饱含深情地说:“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正是在这次参观展览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并以“人间正道”阐释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中国梦”开篇新时代,一条厚植于中华沃土的治国理政大道徐徐铺展。
古语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为万“器”之统领,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道”的正确指引。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2013年1月,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力棒交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手中,习近平总书记铿锵作答:
“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在治国理政大棋局中,如果说“道”是前行指引和远大目标,“器”则是具体路径和谋划方略。
以道御器,道器合一。
2020年金秋十月,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
全会公报的字词之变,清晰勾勒出未来中国的宏伟蓝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任务,以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为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四个全面”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四梁八柱”。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明确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统筹推进“三大攻坚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远大理想和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