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家庭》之红色家风故事
61年的守护,将红色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讲述人:苗明文
(资料图片)
苗明文,一名邢台市巨鹿县张王疃乡苗庄村的共产党员。今年80岁的他,守护着15座无名烈士墓已经整整61年。
15座无名烈士墓位于苗庄村西南,通往烈士墓的路苗明文老人已经走过无数遍。以往,苗明文老人只需要骑车20分钟就到。而如今年事已高的他,只能推着自行车,出门半骑半推地走半个多小时。
1945年5月,抗战胜利前夕,巨鹿县发生了该县抗战中最大规模的一场战斗——巨北战役。战斗中,有51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就地掩埋。战斗结束后,有36位烈士的遗体陆续被家属认领迁走,无人认领的15名无名烈士至今静静地长眠在这里。
1960年,刚刚入党的苗明文开始做起了这15座无名烈士墓的义务守护者。61年来,他一直守护着烈士墓,除草、祭奠、整修、维护墓群,还自掏腰包为这15名无名烈士立起了墓碑。
老人回忆,61年来他一直在寻找烈士的亲人,希望哪一天能让烈士的英灵魂归故里。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多大进展,但他从未放弃寻找。每次到墓前,他都安慰长眠在这里的烈士们:“回家的日子不会太远的,再等等,我还在找……”
苗明文老人经常带着儿孙去给烈士扫墓,告诫他们保护好烈士墓群,他还承担起附近几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工作,让孩子们树立保护烈士墓群的意识。
苗明文老人主动为前来扫墓和瞻仰的学生以及机关单位党员干部讲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在其感召下,村民也自发加入到祭扫队伍中来。村里的苗根胜、苗怀强等年轻人还主动要求接过了守护烈士墓的“接力棒”。
老人说:“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烈士们,我们要将红色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如今,巨鹿县已计划在苗庄15座烈士墓建造一座烈士陵园,打造成关工委社会教育点和青少年教育基地等。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博 文字整理)